其次,李洲又是低自尊者,稍不如意就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常常嫉妒并贬低身边的人。
是原生家庭中的自恋的父母,是成长过程中的虚假的成功,还是你不愿意面对的内心的羞耻感、愤怒、无处发泄的自责让你穿上了自恋的铠甲。
在你们的相处中,你会发现,他所做的一切看似与你有关,其实与你毫无关联。他不懂你的心意,也从未在乎过你的心意,他只是在好好地扮演“模范恋人”这个角色,他一边感动自己,一边赢得大家的夸赞,而你却要被迫承担这一切,并配合他的表演。你需不需要、喜不喜欢对他而言毫不重要。
事实上,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与依赖型人格的人都会终生寻求关注、赞赏、认可与支持。
看起来自信满满而内心脆弱的表演型人格者往往非常在意身边人的看法,因此你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嘲笑他的表现,以此开玩笑也不可以。
在亲密关系中,偏执型人格者总是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用爱“捆绑”你,要求你为他们付出,过节时的礼物、生活中的照顾、陪伴,在偏执型人格者看来再正常不过了,是他们对伴侣的基本要求。对于伴侣的付出,他们总是坦然地接受却很少回报。但这往往会使对方感到疲惫,因为感情不是一方“哺育”另一方,感情需要两个人共同维护。
与偏执型人格者度过漫长的恋爱岁月后,你才逐渐明白,自己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外人。他最爱你的时候就是他刚认识你的时候,此后,爱一路下滑。这时的你似乎明白了那句话:“我把你当成我自己来喜爱,你把我当成你自己来厌恶。”偏执型人格者在分析事情时习惯从投射性认同。
在人人都懂得选择明智的今天,算是人类中的犀牛——实属异类。
强迫型人格者往往责任感特别强,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一旦这种高标准出现在亲密关系中,其对象就从自己变成了他人。从日常物品的摆放到行动坐卧,从话怎么说到事怎么做,强迫型人格者往往会不合理地要求别人按照他的方式做,否则他们就会不舒服。他们常常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部分强迫型人格者喜欢控制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连对方的活动状态及心理过程他们都要过问。有些强迫型人格者甚至苛刻地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目标、方法完成生活琐事。他们没有意识到,交往的意义恰恰在于共同做一些有生活气息的事情,事事“程序化”反而让彼此更加难受。
一段“双向奔赴”的关系需要双方感受爱、理解爱、拥抱爱。那一点红究竟是蚊子的血还是朱砂痣?这取决于你怎么看。
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忽冷忽热;当冲突出现时,他们总是用沉默应对。爱情中的他们显得并不开怀。那么这类人到底想不想要亲密关系呢?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亲密关系的。他们之所以回避,甚至逃离,是因为其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负面评价带给自己的心理伤害。
回避型人格者是一群 “永远无法摘星星的人”。当这类人遥望星星时,他们会满心欢喜地对着星星许愿,希望自己能获得爱情;但当他们真正靠近星星时,他们觉得星星是一块巨大的陨石,随时可能将自己砸得四分五裂。
回避型人格者往往很享受孤独的感觉,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除了至亲之外,他们往往没有什么知心人。对需要人际交往的活动或工作他们总是能躲则躲。他们像是活在一座孤岛上。
回避型人格者的主动接近是非常珍贵且脆弱的——一旦你没有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回避型人格者就会认为,是自己的不足使你对他们置之不理,他们会否定自己。
其实,他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知道怎样爱你。他找不到亲密关心的关键点。他的内心坚信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不配得到你的爱,所以,当你不断地尝试走进他的内心时,他害怕不完美的自己被你发现。他认为,与其被你抛弃,不如在这一切发生前,自己先逃离。回避型人格者从未感受过完整的爱,所以他也不会爱他人。在恋爱中,他经常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敢敞开心扉去体会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