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 青年要认识自我,不能坐在房子里,坐井观天,往往需要在不完美的探索中认识自己,有痛苦,有欢乐,于痛苦中发现自己活着,于欢乐中发现自己还很平庸,在这个过程中,才逐渐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跟什么样的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青春的激情

  • 总的来说,相较以前,人类已经有了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跟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契,就否定掉全世界那么多丰富多样的人的存在。我们毕生的追求应该是要在差异性里获得对世界的丰富认知。再次,要给这个世界创造、增添一点儿新东西。热爱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之后,你会发现人生的使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再添加,跟世界互相扩大延展。这是一个拼图时代,没有谁比谁高,自己认真生活,把体会到的事实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不要求所有人、事、物都符合自己的期待,这时候每个人才开始真正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一个人的价值是在差异性里体现自己的创造性,这是年轻人需要去理解的部分。

  • 劳动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在高黎贡山,我第一次体会到挖地、种菜的真实意义。我第一次品尝到自己亲手种出的番茄的味道印象深刻,那个味道特别香甜,比我吃过的所有东西都要香甜。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品尝过这种滋味,那时候我才体悟出来,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幸福,而幸福必然是投入劳动才能获得的。后来我做很多事情,都时刻分析当下的感受是快乐,还是幸福。

  • 一个人在尝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的真诚、百分之百的韧性,而不能浅尝辄止。因为在没有深入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无法得知自己和一件事情的联系。

  • 今天这个转型时代,一切都在开始,一切都没有成熟,好人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人活得很迷茫,迷茫说明在思考,对生活有很多不解,产生了很多自我冲突。

  • 生活需要“品”,不是到处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西方葡萄酒文化中人们重视“品”,不是喜爱这个味道,而是通过“品”体味不同的味道。哪怕这味道我不喜欢,但仍值得仔细地品它。生命就是一个“品”的过程,在“品”中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建立起自己跟这个世界真实的关系,而不是那么狭窄的偏好。

  • 人特别要克服完美主义。什么叫完美?完美就是成熟的东西,是经历时间的洗礼积累下来的,有衡量标准的东西。而所有新生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都具有叛逆性、破坏性。任何事物的早期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若要发展需打破很多原有的局限

  • 我们在世界上行走,看到那么多的真实存在,你有没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别人的喜怒哀乐,别人内心深处的愿望?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珍惜的世界,我们要学会付出,帮助别人。人除了获得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还必须拿出一部分来帮助其他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体。

  • 喜欢一个人,跟他在一起,你要看他到底在干什么,他在建设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爱情是两个人一起去建设一种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 有的人非常重视存量,一个人有学位、聪明有钱,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那是他以往的,属于你们两个人的东西在哪里,你们俩能创造出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 一份爱情里两个不同的生命,能看到对方,体会彼此的成长性、价值点,这种所谓的“相杀”,是一种对生命特别的珍惜。

  • 人与人最大的价值是差异。传统社会是集体、家族构建的,你能合群,能遵守普遍规则,你就是优秀的,那个时代讲究模范标本,人要像螺丝钉,放到哪里都符合标准。今天的社会不一样,一个人之所以有价值,因为他跟别人不同,不同才有交换性,不同才凸显你的独特价值。

  •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继承的人和创造的人。选择继承的人安心继承,世俗的一般标准,比如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这是能通过努力达到的,生活的目标和路径都很清楚,勤奋劳动,抓住机会,然后在整个社会的基本面里尽量过得好一点儿。创造的人是要在现有体系之外创造另一种价值,打开一片空间,拓展一片新的精神世界。如果你想过这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堂吉诃德》珍贵的原因了,它在2000年被评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人类精神深处是渴望自由、渴望创造、渴望走新路的。

  • 我们拥有自由,但是又不实质拥有它,它近在身边,却拿不到。

  • 我们的身体在城市里,灵魂还在乡村。这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矛盾同自我的尖锐对立。所以抓住这一瞬对我们当下的青年来说太重要了

  • 我们中国青年的关键任务就是抓住当下最重要的一瞬,那一瞬在当下发生,同时来自你既往的成长积淀。我们要培养自己抓住最有价值的那一瞬的能力。如果你自己是荒芜的,去抓住那一瞬时只能抓住一地鸡毛。这种能力基于你的人文成长,内心深处存有一种渴望、一种追求。然后当那一瞬到来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认识它,你才能理解它的价值。

  • 今天的社会出现的突出问题,就是你身上有很多可能性,但是生活得没什么可能。这里面有两个矛盾:一个是你想得很多,真正行动得很少;再有,你自己特别希望开拓自由的、不一样的生活,却又特别希望一切风调雨顺,希望自己开拓的新生活也能得到父母的祝福、别人的夸奖和社会的承认。但是用农业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逻辑去打开自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 现代很多人否定一种新思想的时候,就像洞穴里的这些人,因为如果你承认外部的世界是真的,那自己的一生就毁了,自己原来信奉的价值全部荡然无存。那种普遍的、不需要思考继承下来的东西,必然是单一的,所以他就不可能看到另外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对自己的诚实,我们在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假设来掩盖自己,然后让自己无穷地退让。

  • 中国青年特别需要一场头脑变革,观念变革,对于生活要有新想法。这需要社会中间组织和公共空间,像西方社会,出版社、大学、各种沙龙、咖啡馆,都是中间组织,人在这个空间里有自主性。西方的咖啡馆是艺术家、思想家的聚集地,它的门槛不高,三教九流的人都能进,形成了很多话语空间。在上海,咖啡馆有7000多家,看着多,但里面的文化生产内容很少,大部分是消遣。

  • 年轻人要看到自己最大的资本,是时间站在他这边,可以看到时代在大变化,空白不断地展开,里面还有很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在现实空间里找个固定位置,因为可能性是展开的,可以预知性地学一些东西。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思考世界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可能,要多看一点儿书,查一些资料,给自己一个超前性的定位。不要自己还是春天,却忙得像秋天,想要结果。现在的年轻人首要考虑如何开出自己的花来,哪怕是一朵小蓓蕾,足矣。

  • 这个世界真正的恶人,是自己处在焦虑中,也给他人输出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