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它是人类进步的根本。

  • 在我的孩子长大特别是离开家之后,我也开始采用类似书信的电子邮件这种相对传统的方式和她们沟通,将我对很多事情的经验、看法和建议 告诉她们。我发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方式常常比面对面交流更 有效,因为这避免了因不同意见而产生的争执。

  • 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自己以什么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子女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习。

  • 沟通需要是双向的,很多时候,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在一些问题上,孩子的想法不仅很合理,而且能够给长辈带来很多启发。我在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也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想法。

  • 一个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 第一,不断地接受教育,与时俱进。学习,获得新知,了解世界的 发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因此,我一直提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第二,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人无理想,就会厌倦当前的 生活,快乐也就无从谈起;有理想却不采取行动,不去做,又会失望、 苦闷。因此,有理想和身体力行相辅相成,同时具备,就是快乐的源泉。

  • 共同读一本书,是梦华和梦馨与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 “最好是更好的敌人”,或者说,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 很多时候,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虽然我一 直和你说要追求卓越,要实现最后的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接受部分改进。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结果需要完成很多改进,而不 会一步到位。

  • 我以前和你讲过我为什么信奉保守主义哲学,因为它让我们能够从小事、身边的事、容易做的事开始,一步步改善我们的环境和社会,最 终达到进化的目的。

  • 人文课程有什么用?我觉得主要是让人的眼界开阔一些,格局大一 些,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些专项技能的学习上。

  • 做得更好这件事, 现有公司自己改进提高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行业里再增加一个重复的 竞争者。因此,你的那几个学长要做的事情,即使做成了,世界也不会 因此而不同。

  • 绝大多数人依然只知道追求速效,无视长期利益。

  • 他那次转述了德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是具体的。

  • 上好大学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法,甚至是捷径,但不是目的。

  • 你说不论结果如何,你都要 要知道,当你每迈出一步时,你要在享受这种自己决定事情的自由的同 时,接受可能因为经验不足导致的坏结果。

  • 我非常认可纽曼的教育理念,我也一直认为,上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课程。

  • 人生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

  • 贫穷可以让一些人沉沦,却可以让一些人奋起。

  • 人的天性是不安于现状,穷则思变,变则通达,因此贫穷可以成为 一种动力。

  • 希望你把各种挫折和匮乏作为自己的动力。

  • 钱是为 了让你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让你无所事事。